您目前所在位置:不锈钢现货超市  >  新闻中心 > 正文

TP316L不锈钢管去产能取得初步成效 处置“僵尸企业”成为突破口

时间:2018-07-31  来源:不锈钢现货超市网  作者:不锈钢现货超市
 

2017年是TP316L不锈钢无缝管去产能攻坚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下一步,将突出抓住处置僵尸企业的牛鼻子,统筹抓好TP316L不锈钢管产能退出、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债务处置、兼并重组、转型升级、优化布局等重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产能”确定为“三去一降一补”五大工作任务之一。此后,各地区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等方式化解TP316L不锈钢管过剩产能,取得了初步成效。


去产能过程中风险总体可控。截至5月底,全国已压减粗钢产能4239万吨,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84.8%,同时到6月末“地条钢”按计划出清。


据不锈钢现货超市监测显示,2016年年末,全国TP316L不锈钢管行业金融机构表内外融资余额下降,TP316L不锈钢无缝管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占行业贷款余额的2.6%。


目前,在TP316L不锈钢管去产能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去产能任务仍然艰巨,去产能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待加强。部分TP316L不锈钢管企业存在“去产量不去产能”、对落后产能和先进产能“一刀切”等情况,不利于去产能效果巩固和产能供给优化。


有业内人士表示,不能简单地将去产能等同于去产量,更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TP316L不锈钢管去产能是要着力去除低端、无效的供给能力,着力提高产能利用率,提升TP316L不锈钢管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推动行业运行提质增效。


而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无疑成为去产能的重要突破口。众所周知,“僵尸企业”由于浪费社会资源,存在加剧TP316L不锈钢管产能过剩、阻碍产业发展、恶化信用环境以及有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等方面的危害。


最高法最近出台的加强金融审批工作意见强调,对于已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和营运价值的“僵尸企业”,要及时进行破产清算,化解TP316L不锈钢管过剩产能,降低企业杠杆率。对于虽然丧失清偿能力,但仍能适应TP316L不锈钢管市场需要、具有营运价值的企业,则要综合运用破产重整、和解制度手段进行拯救,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企业再生。


当然,在TP316L不锈钢管去产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个别钢铁煤炭企业资产负债比例偏高,债务涉及面广、处置难度大等问题较为突出。受信息不对称等影响,银行“分类施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如银行难以掌握TP316L不锈钢管企业银行贷款以外的融资情况、难以有效掌握“僵尸企业”名单,制约了差别化信贷政策的有效执行,也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的管控难度。部分银行抵押物存在被拆除、销毁等情况,但目前尚未出台银行抵押物灭失后保护银行债权的具体措施,导致银行只能自行承担损失。


此外,职工安置分流难度大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TP316L不锈钢管去产能涉及人员数量较多,职工安置涉及的人员结构较为复杂,转岗安置难度较大,职工安置分流政策有待完善。


据了解,在职工安置过程中,TP316L不锈钢管、煤炭等去产能行业分流职工年龄偏大、 文化水平不高且技能单一,再就业能力相对较差,对新岗位、新产业的适应力不足。部分地区单纯“克隆”了国家政策,主动性不强,缺少结合地方实际细化和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可见,TP316L不锈钢管去产能不仅要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清理整顿违法违规产能,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还要积极稳妥推进资产债务处置,尽快研究制订去产能涉及国有资产、债务处置的具体操作办法,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尤为重要的是,要全力做好职工安置,严格奖补资金拨付使用,督促指导地方和TP316L不锈钢管企业落实相关资金与措施,保障分流职工就业出路和基本生活。


在有效化解TP316L不锈钢管过剩产能行业金融风险方面,人民银行表示,要建立区域性去产能行业监测体系,重点加强对价格、企业资金及资产负债率的监测;支持银行通过不良贷款转让等及时主动消化吸收风险,建立信贷风险化解协调机制;综合运用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工具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缓释信贷风险。进一步落实有保有压的金融政策,对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升级改造和对转型发展项目给予积极支持,满足合理资金需求,停止对TP316L不锈钢管落后产能的金融支持。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及文章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平台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信息
行业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