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不锈钢现货超市  >  新闻中心 > 正文

太钢双相不锈钢助力中国船舶行业迈向国际高端航运市场

时间:2022-02-06  来源:不锈钢现货超市网  作者:不锈钢现货网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公布:2021年,造船业三大指标我国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实现了“十四五”的开门红。此外,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预测,2022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超过4000万载重吨。


    在这份新出炉的成绩单上,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中国船舶企业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0%左右,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其中,我国最大的船舶企业中国船舶集团,2021年三大造船指标首次全面超越韩国现代重工,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实现完工交付船舶206艘,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20.2%,实现新接订单合同金额1301.5亿元,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最新纪录。


    一、太钢是我国率先研发生产双相不锈钢的企业


    近日,重庆川东造船厂和太钢再签双相不锈钢新订单。这家造船厂是太钢双相不锈钢进入我国化学品船领域的第一家用户。十多年来,川东造船厂和太钢数次合作,见证了太钢双相不锈钢助力我国乃至世界化学品船建造的发展历程。


    太钢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双相不锈钢的工艺研究及品种开发。当时主要的双相不锈钢品种有两种:前苏联的牌号1Cr21Ni5Ti,主要用于制作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尾喷管;瑞典的3Re60锻件及中板,主要用于化肥行业(如甲胺泵泵体、制盐复合板等)。随着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特别是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不锈钢复合板的设计需求,太钢开始了2205双相不锈钢的研制,此后陆续开发成功2101、2304、2507、S32760、S32906等系列双相不锈钢,在国内多领域及涉外工程中得到批量应用。


    截至目前,太钢双相不锈钢已累计建造近百艘化学品船,中国宝武太钢集团技术中心不锈钢首席研究员李国平表示,太钢双相不锈钢累计建造了近百艘化学品船,国内市场占有率85%,特别是进入了以全球最大吨位不锈钢化学品船为标志的国际高端航运市场。


    二、双相不锈钢适应了新时期低碳绿色的发展趋势


    双相不锈钢船板集高强度、高耐蚀、高表面、低成本等优点于一身,满足了化学品船轻量化、免维护、长寿命、多品种的运输要求。近年来,太钢进一步强化冶炼钢质洁净度、热塑性、热处理组织性能调控、表面粗糙度、连续高效酸洗等多项技术攻关,并取得显著效果,双相不锈钢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户满意度显著提高。


    与316L、304L相比,双相不锈钢具有高的强度,实现厚度的减薄,同时耐蚀性增强,可以运输更多种类的化学品,因此是制作液货仓内胆的理想材料。由于化学品的种类多,因此对船板的表面粗糙度有非常高的要求(一般要求Ra≤5μm),同时考虑到要进行槽型舱壁的压制和液货舱的结构,因此要求钢板具有较好的板型、残余应力分布均匀、合格的厚度方向拉伸性能及无脆性相析出等。太钢先后通过了多国船级社认证,2205已经大批量用于万吨级(如需要DNV认证的49000吨级)的化学品船制造。


    2016年,太钢双相不锈钢再次实现突破,首次用于33000吨级化学品船的建造。突破万吨级化学品船建造,对于国产双相不锈钢材料具有里程碑意义。2018年,太钢成功交付世界最大吨位49000吨级不锈钢化学品船建造订单。至此,太钢双相不锈钢成功应用于世界顶级船舶,制造技术成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三、双相不锈钢在未来高端船舶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2017年中国双相不锈钢产量突破10万吨,2020年达到19万吨,预计2021年双相不锈钢产量将达到25万吨。2021年,我国船企承接全球72.7%的化学品船订单,这一订单的大幅增加直接带动了对双相不锈钢的需求。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预测,2022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超过4000万载重吨,这将直接推动钢铁、电子电气、通讯导航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双相不锈钢实现了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共存,兼备了两相各自的优点,如奥氏体不锈钢的优良韧性、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的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等,与同性能级别的奥氏体相比,明显降低了贵重金属Ni的含量,是低成本与高性能的完美统一。因此近年来作为可焊接的结构材料,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不锈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石油、化工、造船、造纸、海水淡化、交通运输、核电、桥梁、建筑幕墙等多领域得到成功广泛的应用。


立足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太钢将不忘产业报国初心,牢记大国重器使命,着力培育创新新动能,瞄准世界尖端技术不断发力,为制造强国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及文章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平台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信息
行业新闻更多>